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關鍵時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專門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在考察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了武漢人民的堅韌不拔、高風亮節,并盛贊“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
全國人民都為武漢人民而感動,感謝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人們忘不了疫情發生以來,武漢人民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他們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戰“疫”斗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是英雄的人民。
而回首這些天來的戰“疫”歷程,必須承認,堅守,也是一種法治精神,武漢人民的堅守體現了法治精神和法治力量。
1月23日凌晨,武漢決定“封城”,近千萬人的生活因此受到嚴重影響,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也是一個依法作出的決定。根據我國傳染病防治法,“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甲類傳染病疫區實施封鎖”。
同樣是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暴發、流行時,政府可以采取停工、停業、停課等措施。武漢人民不僅要暫時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還不得不面對街道上一扇又一扇緊閉的大門,人們曾經習以為常的“生活”開始變得如此遙不可及。
不僅是“封城”和停業,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對疑似病人和病人的密切接觸者要采取隔離和留觀措施,這就意味著,在武漢數萬名新冠肺炎感染者背后,還有更多的人要失去14天的“自由”。
所有這一切對武漢人民來說,不可謂不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但英雄的武漢人民經受住了考驗。“封城”一個多月來,他們或主動留在家里,不給疫情防控添亂,或服務鄰里,守望相助,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互相鼓勵、彼此支撐,成為疫情防控中的英雄人民。這背后是武漢人民對依法作出的行政命令的服從,是對法治的尊重與堅守。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強調,要“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夯實依法治國社會基礎”。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體現在諸多方面,而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當個人利益與法治發生沖突時,個人利益服從法治的要求,承受法治給個人帶來的不便,只有這樣依法治國才有社會基礎,法治中國才有精神力量。
英雄的武漢人民以他們的實際行動踐行了法治,弘揚著法治的精神。(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