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大》全媒體記者李小健?通訊員馮國旭?譚乃豪12月7日北京報道: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是一個擁有168萬人口的大縣。在這里,欽州市人大代表潘夏雨帶領他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園豐集團,大力發展養雞、養豬產業,在產業扶貧中發揮主力軍作用,走出一條既適合企業發展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生態農業新途徑。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五屆人大代表潘夏雨。攝影/譚乃豪
答好特殊“考卷”
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五屆人大代表、廣西園豐牧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潘夏雨來說,“80后”的他從來沒有經歷過像2020年這樣的特殊年份,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全國進入緊張的防疫抗疫的“戰時”狀態。
一時間,市場活禽交易受限,道路交通管控導致飼料供給出現困難,眾多養殖戶不得不降價出售,畜禽價格大跌,園豐集團和加盟養殖戶均受到巨大沖擊。如何保住公司1500多名員工的飯碗和1800多戶加盟養殖戶的利益?這成為了潘夏雨的開年大考......
非常時期,潘夏雨采取非常之舉,即堅持保價收購。“決不能讓養殖戶來承擔損失,這既是作為龍頭企業的擔當,也是作為人大代表的社會責任。”
與此同時,他還鄭重承諾:公司不裁員、不降薪,讓企業的發展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與社會的發展休戚與共。很快,園豐集團就擺脫了疫情影響,加快恢復生產運營。
今年6月,欽州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人民政府關于生豬生產恢復情況的報告,對市人民政府在生豬穩產保供方面提出了要求。
作為人大代表的潘夏雨,第一時間積極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會后,他邀請知名專家教授和企業家共同研究探討如何加快推進園豐集團的生豬全產業鏈發展,并加快推進北部灣20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建設。
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模式
文利鎮距離縣城60公里,是靈山縣最為偏遠的一個鎮,經濟基礎較為薄弱。2014年,精準識別出9個貧困村、918戶貧困戶、2506名貧困人口。
在欽州市人大常委會和靈山縣人大常委會支持下,潘夏雨積極探索“公司+產業基地+貧困戶”的扶貧模式,深受貧困戶歡迎。
如今,文利鎮已經有200多戶貧困戶加盟了園豐集團,他們不僅自己實現了脫貧致富,還輻射帶動了更多農戶。
潘夏雨代表察看養殖戶設施建設情況。攝影/潘曉霞
加盟養殖的周明欽用幾個數字表達他的自豪:“我家現在養殖20000只靈山香雞,每年出售2.5批,每批純收入近8萬元,每年純收入將近20萬元,不但脫了貧,還比外出打工強多了!”
“園豐集團從種苗、飼料供應到技術指導和銷售一條龍服務,這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周明欽說,“就說年初疫情期間,當時市場低迷,很多養雞戶都很難堅持,幸好公司堅持對我們進行保價回收,避免了我們的巨大損失。”
這是潘夏雨帶領企業參與扶貧的一個縮影。
2016年以來,園豐集團先后發動近300戶貧困戶加入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飼養優質肉雞、肉豬,貧困戶每年收入964多萬元;通過產業扶持,共為20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畜禽養殖提供1310多萬元資金扶持;吸收6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員就業,人均年收入3.6萬元;2018年,通過吸納靈山縣財政扶貧資金入股的方式,全縣2007戶無勞動能力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為股東,每年參與分紅,實現全縣無勞動能力建檔立卡貧困戶100%產業覆蓋。
在園豐集團的榮譽墻上,潘夏雨個人和公司集體,從2011年到2020年,獲得的榮譽稱號10多個,其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產業扶貧先鋒企業”“全國和自治區消費扶貧產品認定”“廣西民營企業100強”“2018-2019年度廣西優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十分亮眼。
“我們堅定選擇扎根農牧業,深耕‘三農’,初心不改,才有了如今成績。”潘夏雨說。
讓建議落地有聲
位于沙坪鎮雙六村的靈山縣雙鳴谷靈山香雞核心示范區,一排排配置自動化喂料、供水、環控、集蛋、清糞設施的雞舍拔地而起。
靈山香雞核心示范區的建立,與潘夏雨的“建議”密切關聯。
靈山香雞是當地獨具特色的優質的代表性家禽。潘夏雨在靈山縣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持續建議,要充分挖掘靈山香雞“主產區”的優勢,創建靈山香雞核心示范區。他的思路是,將該示范區發展為靈山香雞保種選育基地、靈山香雞現代生態養殖示范區、靈山香雞科技創新養殖示范區、廣西特色產業精準扶貧示范點,并圍繞產業鏈建設服務鏈,形成更多載體、構建更優生態,吸引更多農戶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上鏈”。
他利用出席代表大會會議和參加閉會期間代表調研、視察的機會,多次提出需要進一步扶持的意見建議。經過努力,建議終于得以“落地”。
2018年9月,園豐集團與靈山縣政府合作,在沙坪鎮雙六村建設了年產4500萬羽廣西麻雞(靈山香雞)的全自動化現代生態養殖示范場,作為28個貧困村聯村異地養殖基地建設項目,基本實現了無項目貧困村產業覆蓋。為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盡快脫貧,潘夏雨根據崗位需求,直接吸收部分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到下屬各豬場、雞場工作,推進就業扶貧。目前,示范區建設進展順利。
致富思源。潘夏雨銘記“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用愛心和責任幫助貧困戶實現脫貧。近5年來,他參與公益幫扶活動捐資捐物超過300萬元,在扶貧路上迸發著蓬勃的公益力量,展現青春的風采。對于未來,潘夏雨有著清晰的目標,一是帶領企業穩健發展;二是持續回饋社會,繼續參與鄉村振興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