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2日,“擺脫貧困與政黨的責任”國際理論研討會在福州召開。此刻,福建同世界分享擺脫貧困的經驗和成效:2019年底,全省11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201個貧困村,已全部實現脫貧。
福建是習近平總書記工作過17年半的地方,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孕育之地。正是在這里,他帶領人民開啟了擺脫貧困的偉大實踐。福建省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在省委的領導下,依法履行職責,主動履職作為,通過專題詢問、立法保障、掛鉤幫扶等舉措,打出助力脫貧攻堅的組合拳,向人民交上滿意的答卷。
持續監督?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決戰脫貧,時不我待。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部署要求,2018年初,省人大常委會在制定年度監督計劃時,將目光對準精準脫貧工作。經過三個月的深入調研,當年11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省政府關于我省精準脫貧工作情況的報告。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充分肯定了全省脫貧工作成效,同時要求進一步激活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提升脫貧攻堅質量水平,夯實脫貧攻堅工作基礎,確保扶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
“如何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鞏固和提升脫貧成果?”“采取哪些措施來保障貧困家庭兒童義務教育?”……2019年9月26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對福建省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開展專題詢問。
2019年9月26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對福建省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開展專題詢問。(福建人大供圖)
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里,9位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解決情況,精準施策提高脫貧質量、實現穩定脫貧情況,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銜接情況等提出詢問。省發改委、教育廳、民政廳、人社廳、農業農村廳(省扶貧辦)、衛健委、醫保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到場應詢,虛心聽取意見,坦誠務實地回答了問題。
省人大常委會還開展對社會保障工作的監督,對省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落實好精準扶貧政策的建議”辦理情況開展滿意度測評……通過一系列舉措,持續推動脫貧攻堅工作。
在省人大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有關部門進一步做實做細脫貧攻堅工作,壓緊壓實責任,提升脫貧質量,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特別是在防止返貧問題上,聚焦4557戶14157人已脫貧但收入水平不高、不夠穩定的重點幫扶對象,逐戶制訂幫扶方案,完善防止返貧預警機制,鞏固和提升脫貧成果。
持續的努力帶來喜人成果。繼全省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貧困村全部脫貧后,2020年4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發布公告,明確明溪、寧化、政和、連城、周寧、柘榮6個縣均達到脫貧退出條件,同意其2019年度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至此,全省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摘帽。
2020年,為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省人大常委會將促進鄉村振興立法工作列入議事日程,著力通過地方立法,總結實踐經驗,補齊制度短板,為持續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撐和法制保障。
聚焦難點?小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
2019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飲水思源,決不能忘了老區蘇區人民。要確保老區蘇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一個都不掉隊。
福建省是全國著名革命老區,有70個老區縣(市、區),其中原中央蘇區縣(市、區)37個。沒有老區蘇區的小康,就沒有全省的全面小康。省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推動老區蘇區脫貧攻堅工作。繼2018年開展《福建省促進革命老區發展條例》執法檢查后,2019年4月,省人大常委會領導帶隊分成三組赴全省各老區縣(市、區)開展專題調研,同時對上一年的執法檢查進行“回頭看”。
調研組深入革命基點村、老區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和紅色革命遺址、舊址、紀念場(館),與老區干部群眾座談。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調研組提出建立欠發達老區縣優先發展機制、確保高質量完成老區蘇區脫貧攻堅任務、完善弘揚紅色文化和老區精神的長效機制、修訂《福建省促進革命老區發展條例》等建議。5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聽取和審議關于促進革命老區發展情況調研的報告,常委會組成人員積極建言獻策,提出審議意見。2020年1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省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福建省促進革命老區發展條例》的決定,總結提煉近年來福建省革命老區建設好的經驗做法和政策措施,完善保障機制,進一步將促進革命老區發展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實現高質量脫貧,必須在補齊短板上精準發力。貧困的難點在哪里,省人大常委會關注的重點就跟進到哪里。
民族地區是脫貧攻堅的另一個重要戰場。2017年,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省政府關于少數民族精準扶貧工作情況的報告,常委會組成人員圍繞少數民族鄉村產業發展、教育衛生扶貧、班子建設等方面提出審議意見。今年6月,省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專題調研,了解少數民族脫貧攻堅工作、特色村寨建設、歷史文化保護、產業發展、人才培育情況以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建設性建議,助力少數民族地區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
省人大常委會還注重引導人大代表和社會力量助力打好脫貧攻堅戰。
因病致貧返貧是脫貧攻堅的一大難點。2019年下半年,根據省人大常委會領導要求,由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等指導,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與廈門南普陀中醫院承辦的助力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義診助學活動,得到在閩全國人大代表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熱烈響應和廣泛參與。在革命老區,共看診19000余人,慰問貧困家庭1855戶;為少數民族地區,籌集善款400多萬元,舉辦義診活動6場,共看診1881人次。活動取得良好成效,得到群眾的好評。
2020年1月,在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省人大代表共提出有關脫貧攻堅、殘疾人權益保障、加大低保補助力度等方面的建議30多件。其中,郭清華代表提出的“關于擴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的建議”經省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有關部門認真辦理,推動了擴大救助年齡、提高救助標準的“提標擴面”舉措的出臺,惠及全省3萬多名殘疾兒童家庭。從2021年起,全省財政每年將增加支出3000多萬元,為防止因殘致貧返貧再添一道“防火墻”。
傾心幫扶?造血支持強筋骨
在閩東北的青山綠水間,新開通不久的衢寧線蜿蜒穿行而過,為當地老百姓帶來致富的新希望。
2020年10月和11月,曾經的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松溪縣、順昌縣分別迎來了熟悉的客人。省人大常委會領導與省人大常委會機關曾在松溪縣、順昌縣掛職、駐村任職的干部一起回訪松溪、順昌兩縣。
2020年11月17日,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召開掛鉤幫扶工作座談會。(福建人大供圖)
重回當年辛苦奮斗的村莊,看到發展巨變,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新房規劃有序,村莊公園、老年公寓等設施完善,農村生活條件得到顯著改善,群眾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大家倍感欣慰。
多年來,按照省委的安排,省人大常委會領導分別掛鉤松溪、順昌、霞浦、泰寧、屏南、延平、云霄、南安、安溪等縣(市、區),一屆接著一屆干,始終關心著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及生態保護,指導幫助、有力推動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同時,省人大常委會機關連續多年派出一批又一批干部參加基層幫扶工作,先后有28人前往松溪、順昌、建寧、屏南等地,幫助完善基礎設施,幫扶貧困戶,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等,助力當地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
2020年11月19日,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張廣敏與省人大常委會機關曾在順昌縣掛職駐村的干部一起,開展“回順昌訪民情聚合力再出發”主題活動。(福建人大供圖)
順昌縣是由省人大常委會牽頭組織省地稅局、省司法廳、省移民開發局、省聯通公司、泉州市豐澤區、福州市國投集團等單位共同掛鉤幫扶的貧困縣。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張廣敏經常深入順昌縣指導脫貧攻堅工作,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協調會和項目推進會,走訪慰問貧困戶,與當地干部群眾共商脫貧攻堅之策。據統計,自2012年起,歷屆省人大常委會對順昌縣累計落實幫扶項目27個,幫扶資金4157萬元;協調省直掛鉤單位和有關部門落實幫扶項目300多個,幫扶資金19.02億元。截至2019年底,順昌全縣1405戶4243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28個重點貧困村退出,實現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摘帽。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雷春美每年帶隊赴掛鉤幫扶的霞浦縣調研指導,落實扶貧項目,督促工作進展。霞浦縣成為2017年度首批脫貧摘帽的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至2019年底,全縣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648元,58個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梁建勇多次帶隊深入掛鉤幫扶的泰寧縣,幫助協調重點發展項目,指導鞏固脫貧成效。在全縣貧困鄉、貧困村、貧困戶全部脫貧的基礎上,泰寧縣嚴格落實“四不摘”要求,加強對邊緣易致貧返貧戶的監測和幫扶。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黃琪玉每年都多次深入掛鉤幫扶的屏南縣,精心指導當地整合自身優勢,采取更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帶動困難群眾脫貧致富。多年來,屏南縣累計獲得幫扶資金20多億元,全縣39個貧困村、1896戶6991人貧困人口全面實現脫貧。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力平掛鉤幫扶南平市延平區。他多次帶隊深入延平區,了解當地脫貧攻堅項目建設推進情況,研究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延平區持續做好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定期走訪排查,確保全區1819戶4926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潘征掛鉤幫扶云霄縣。多年來,他多次帶隊深入一線調研,足跡遍及大部分鎮村,協調指導對口幫扶單位做好做實幫扶工作。云霄縣4個欠發達鄉鎮、41個扶貧開發重點村、3193戶10644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洪芹掛鉤幫扶南安市。她多次帶隊赴南安市實地調研,督促以茶果園坡耕地治理和礦山跡地治理為重點,指導完善水土保持工作機制,制訂專項工作方案,注重生態修復提升,遏制新增水土流失,推動南安市如期完成省委、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檀云坤掛鉤幫扶安溪縣。他多次深入調查研究,與對口幫扶的省直單位會同當地,加快推廣近年來行之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經驗做法和治理模式,推動形成治理合力,鞏固擴大治理成效。
2020年,在脫貧攻堅戰收官之際,省人大常委會領導再次深入掛鉤幫扶縣(市、區),指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11月17日,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召開掛鉤幫扶工作座談會,省人大常委會領導,順昌縣、掛鉤幫扶協作單位和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座談,研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時謀劃好明年工作,制定好五年規劃,推動鄉村振興起好步、開好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壯闊藍圖,我國將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發展階段。在新起點上,八閩兒女將以嶄新的奮斗姿態,邁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