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浩蕩,春潮奔涌。
3月10日上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完成各項議程,圓滿落下帷幕。
6天時間里,來自34個界別的2100多名政協委員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凝聚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磅礴力量。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擘畫了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全會后的首次全國兩會,改革話題備受矚目——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通過深化改革開放不斷除障礙、增動能”。
3月6日,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作出深刻闡釋,提出明確要求。
“改革”,既是政府工作報告、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提案工作報告中的關鍵詞,更是與會代表委員議政建言和交流討論的高頻詞,不僅充分彰顯了黨和政府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更充分體現出社會各界對于持續推進改革、激發動力活力的強烈共識。
振奮精神、滿懷信心、鼓足干勁,用好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強大法寶,找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公約數,政協委員們正以一往無前的責任擔當,為助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堅定改革信心 廣泛凝聚共識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階段做出的莊嚴承諾。
“這不僅是從過往歷史經驗中得出來的唯一正確道路,也是當下及未來社會主義強國建設偉大實踐的重要抓手。”全國政協委員陳理語氣堅定。
“中國式現代化體大思精,關涉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面創新、宏觀經濟治理、城鄉融合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方面面,哪一項都離不開深化改革。唯有改革才能夠凝聚共識、激發活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向前發展?!比珖f常委張連起如是說。
實踐也在不斷證明:改革,是高質量發展的活力之源、制勝之道。
過去一年,機構改革全面完成,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等重大改革舉措陸續推出,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的各領域改革全面展開,國企、財稅、金融、科技等重點領域改革破立并舉……務實有力的改革舉措,針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矛盾靶向施治,有效激發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了新臺階。2012至202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134萬億元,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超過30%;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從1.03萬億元增長到3.6萬億元;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持續深化,2024年中央企業資產規模突破90萬億元,哈電集團主要經濟指標也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比珖f委員、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志安的語氣中滿是自豪。
“網絡安全創新非常難。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以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從融資、人才引進,到市場準入、法治保障等都給予大力支持,為我們這些民營創新企業一心一意謀發展,增添了十足底氣。”全國政協委員齊向東的話發自肺腑。
“委員通道”上,大會發言中,政協委員們用深情的講述和生動的故事,描繪著從“全面深化改革”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步履鏗鏘。大家愈加堅信,全面深化改革是關系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部署,是破解難題突破瓶頸的關鍵一招,源源不斷為中國式現代化激發動力增添活力。
共識更加凝聚,信心不斷傳遞。
委員們一致表示,新征程上,將繼續凝心聚力,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穩致遠。
直面熱點難點 服務科學決策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說明》中闡明了決定稿起草過程中重點把握的內容,其中一點就是“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來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問題導向”。
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堅持問題導向,要求委員們始終聚焦那些“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問題建言獻策,從而助推改革不斷深化并取得最佳成效。
哪些問題是關乎改革成敗的關鍵問題?委員們在平時的深入調研中不斷尋找答案,并在兩會期間的深入交流探討中進一步明晰。
3月5日下午,經濟36組的小組討論現場。委員們從DeepSeek的橫空出世,談到了科技創新的生態問題。
“要想進一步激發科技創新潛能,不斷增強我國科技競爭力,就要聚焦這一科技創新體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不斷深化改革,積極打造有利于科技創新的生態體系?!比珖f委員蔡建春表示。
3月7日下午,北京會議中心。一場“優化區域醫療資源配置”主題的界別協商會議正在進行,14位醫藥衛生界委員結合自身經歷發表觀點。
大家表示,醫療資源作為醫療衛生服務的基本要素,其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健康與社會和諧穩定。在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背景下,優化區域醫療資源配置、加快推進區域醫療資源共享應該成為優先發展方向。
從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到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從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到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政協委員們緊抓制約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卡點堵點問題、發展環境和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事關社會公平正義的焦點熱點問題建言獻策,鮮明的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貫穿大會始終——
“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錨定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才能確保找準問題、精準施策?!?/p>
“在具體實踐中,既要以目標為著眼點,加強統籌謀劃,在體制機制上下功夫,增強方向感、指導性;又要以問題為著力點,在堵點卡點上持續發力,增強精準性、實效性?!?/p>
……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委員們的共識是,面對更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與明顯增多的風險挑戰,唯有正視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牢牢把握改革發展的戰略主動。
“作為政協委員,我們要不斷提高調研能力、強化履職水平,緊扣這些關鍵問題開展前瞻性、戰略性研究,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更好服務科學決策、有效施策?!比珖f委員孫志宏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聚焦目標任務 積極建言資政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報告不僅具體部署推動有效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等標志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在消費投資、教育科技、“三農”工作、生態環保、社會事業等部分也都明確了改革任務。
“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分類推進高校改革”“深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深化集體林權、農墾、供銷社、農業水價等改革”“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一項項改革舉措直指發展痛點、難點、堵點,釋放出進一步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的鮮明導向。
“要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主動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和‘內卷式’競爭”“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團組審議討論時,對相關改革提出的明確要求,為廣大政協委員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履職盡責指明了努力方向和著力重點。
春潮澎湃,千帆競發。
圍繞各項改革目標和任務,政協委員們建良言、獻實策——
“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以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和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等為重點,著力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拓展改革的廣度深度,有效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p>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要把握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本規律,健全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探索科研成果、知識產權、利益分配歸屬等機制改革。”
“深層次改革要與高水平開放緊密結合。制度型開放將為廣大經營主體提供更多發展機遇和更有力支持,因此,應推動國內加快建設與國際先進水平銜接的經濟運行規則體系,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p>
“要對標美麗中國建設目標要求,著眼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局,研究制定完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體系意見,夯實基礎制度,完善核心制度,補齊短板弱項,強化降碳減污協同機制建設?!?/p>
……
眾志劈開千仞嶂,同心踏破萬重關。廣大政協委員始終堅信,只要堅定信念信心不動搖,直面矛盾問題不回避,應對風險挑戰不退縮,以釘釘子精神推動改革舉措落地見效,中國式現代化將動力十足、活力澎湃,不斷鋪展開新的壯美畫卷。
迎著春風,政協委員們在新征程上步履堅定,向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奮進?。ㄓ浾?呂巍 徐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