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宏圖開勝境,高原盛景煥新天。今年適逢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這片雪域高原正以蓬勃之姿邁向新時代,用奮斗與團結書寫著嶄新篇章。全國兩會期間,人民政協報特別策劃推出專題報道,對話來自西藏或扎根高原的全國政協委員,聆聽他們眼中西藏的滄桑巨變。通過委員的講述,讓我們一起去感受西藏如何實現“一步跨千年”的跨越式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繪就民生幸福畫卷。透過委員的視角,讓我們一起來觸摸雪域高原發展的強勁脈搏,感受新時代西藏的昂揚氣象。
——編者
巴桑卓瑪委員:這是命運的改變
藍天白云,綠樹成蔭,排列整齊的教學樓,紅白相間的圖書館……這里是世界最“高”學府——西藏大學,也是西藏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巴桑卓瑪委員的工作單位。
全國兩會期間,巴桑卓瑪向記者展示了她拍攝的西藏大學。
“現在西藏一片欣欣向榮,學校發展也越來越好。”今年是巴桑卓瑪在西藏大學醫學院工作的第32個年頭,從西藏自治區衛生學校、西藏醫學專科學校,到西藏大學醫學院,作為一名建設者,巴桑卓瑪親歷了學院的發展歷程。
西藏大學的變化只是西藏教育事業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在巴桑卓瑪看來,西藏自治區成立60年來,西藏教育事業也實現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滄桑巨變——西藏和平解放以來,在黨的堅強帶領下,創建了各級各類現代學校;2012年,在全國率先實現15年免費基礎教育;2023年,西藏義務教育鞏固率97.73%;2024年,西藏擁有大學文化程度人口超過53萬人……
作為一位基礎醫學教授,巴桑卓瑪也非常關注西藏醫療事業發展?!芭f西藏醫療衛生條件極端落后,全區只有3所藏醫機構,沒有一張病床。”1953年拉薩建立首家現代醫院(現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當時僅有4名醫生和30張床位,人均預期壽命僅35.5歲。2023年西藏已建成1548個醫療衛生機構,三級醫院11家,基本實現“大病不出藏、中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縣鄉”。人均壽命達到2020年的72.19歲。
最讓巴桑卓瑪稱贊的是國家在教育和醫療的方面“組團式”援藏,她本人正是受益者之一——因為西藏大學與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建立了“組團式”援藏模式,她也因此有了再深造機會,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部,并最終成為一名致力于高原醫學研究的專家。
“60年間,西藏醫療教育發展不是簡單的數字增長,而是數百萬人民群眾命運的根本改變?!绷畎蜕W楷斝牢康氖?,幸福、平安、和諧、團結,正是如今西藏各族群眾生活最真實的寫照。(記者 孫金誠)
勉沖·羅布斯達委員:千年唐卡筆尖舞
2005年的一天,西藏唐卡畫院院長勉沖·羅布斯達委員走進布達拉宮,開始修復壇城殿一面墻上的壁畫。
有時窄小的一片墻上密密麻麻幾百個人物,勉沖·羅布斯達盤著腿、弓著腰,打著燈,一坐就是大半天。有些脫落的部分沒有內容,他就先查閱大量文獻,研究清楚原本的樣子再動手。盡管困難重重,勉沖·羅布斯達從未想過放棄,因為他修復的不僅僅是壁畫,更是西藏的歷史文化。
當勉沖·羅布斯達修復完這面墻上的最后一處破損,抬起頭,時光已悄然過去了十余年。
十余年后,布達拉宮處處都在變化。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投入資金,支持布達拉宮進行了7座金頂群的修繕工作,整個雪城的附屬建筑也進行了修繕。“布達拉宮廣場也多次升級改造,變得更加寬敞美觀,引得無數游客拍照留念?!泵銢_·羅布斯達介紹,除了布達拉宮,對于羅布林卡、薩迦寺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同樣投入資金進行保護和修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勉沖·羅布斯達介紹,近年來,無論是被譽為“藏戲第一村”的山南市扎西曲登社區,還是位于拉薩慈覺林唐卡藝術園區的西藏唐卡畫院,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帶動了旅游產業發展,促進了群眾增收。
“如今游客們看完布達拉宮,還可以參觀唐卡,并親身體驗唐卡繪制,領略藏族文化,增強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感。”勉沖·羅布斯達2012年創辦的西藏唐卡畫院,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多年來致力于培養唐卡傳承人,“招收了許多來自農村的年輕人,免費把他們培養為唐卡畫師”。
勉沖·羅布斯達介紹,通過繪制唐卡藝術品、教授唐卡文化體驗課程,許多農村學生找到了工作。據西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數據顯示,2024年,西藏自治區文化產業產值達111.44億元,各類文化企業12942家,從業人員超10萬人。
過去一年,為了深入履職建言,勉沖·羅布斯達去了上海、浙江、云南、青海等地調研民族手工業發展,并把經驗帶回西藏。“唐卡不能一直停留在傳統的題材上,要與時俱進?!彼J為,一方面要用唐卡講述新時代中國故事,講述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另一方面也要推動唐卡作品走向市場。
這些年,從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到基礎設施的日新月異,從人才培養的多元探索,到鄉村振興的蓬勃動力,西藏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訴說著新的故事。
“每年參加完全國兩會回到畫院,我都會把師生們召集在一起,討論如何把兩會精神落實到創作和學習中?!泵銢_·羅布斯達表示,將繼續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發展,讓西藏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記者 張園)
邊巴拉姆委員:幸福來自團結
“太陽啊霞光萬丈;雄鷹啊展翅飛翔;高原風光無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2025年春晚西藏拉薩分會場驚艷“出圈”,一曲《翻身農奴把歌唱》將藏腔與現代音樂結合,唱響祖國大江南北。
“分會場的背景是西藏的標志性建筑布達拉宮,融入長城紋樣和‘同心圓’的舞臺,彰顯西藏與祖國血脈相連。”在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邊巴拉姆委員看來,拉薩分會場的8分鐘節目時間,既是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西藏現代化進程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國家投入大量財力、人力,保護西藏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這種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一路延伸到了西藏的基礎設施、群眾增收、非遺文化、歌舞服飾、生態風光等方方面面。在守護文化根脈的同時,西藏展現出的開放包容和與時俱進,正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
作為長期生活、工作在西藏的政協委員,邊巴拉姆親眼見證了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大大小小的變化:從西藏包蟲病綜合防治這類群眾身邊的“健康事”,到西藏全面落實15年義務教育免費“三包”(包吃、包住、包學費)政策,再到西藏遭遇地震時全國救援速度……邊巴拉姆直言:“太多了,一時半會都說不完?!?/p>
從這些變化中,邊巴拉姆深切感受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西藏的有形、有感、有效。正是國家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兄弟省市間的守望相助、西藏深化改革的同向發力、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濃郁氛圍,讓西藏的“向心力”越來越強、西藏人民的幸福感越來越實。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在西藏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僅要看到成就,更要看到問題并提出對策?!边叞屠凡粌H為西藏的發展鼓與呼,還非常樂于向身邊人講述西藏故事和發展成就。
話頭回到最初,談起西藏人民的幸福,邊巴拉姆說,從春晚拉薩分會場的表演中就能看到:“生活變好了,經濟發展了,人們才會感到幸福,才會真正融入節日,從演員到觀眾,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保ㄓ浾?劉洋)
張驍委員:數據里的變化
“我父母在西藏相識,我們姐弟三人在西藏出生、長大……”張驍委員生在西藏、長在西藏、發展在西藏,見證了西藏的點滴變化。
張驍兒時跟父母僅回過兩次山東老家,每一次的探親路,僅單程就花費半個月時間。
“先是從拉薩坐車到格爾木,中途翻過唐古拉山穿越可可西里,在無人區一走就是三四天。再從格爾木坐車到甘肅敦煌,再到當時的柳園站乘火車到蘭州,又從蘭州坐火車到陜西寶雞,然后,人們在這里分流南下或北上……”
今天,西藏早已由公路、鐵路、航空等構筑起四通八達、綜合立體的交通體系。不僅是交通建設,張驍還關注到西藏重大工程的建設進展?!扒安痪?,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剛剛獲得核準,這一重大工程建設將直接帶動當地工程建造、物流運輸、商貿服務等產業發展,建成后還將提升電力、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水平?!?/p>
建設的奇跡直接便利了西藏人民的生活。說起今天,張驍眼中笑意濃濃:“在西藏吃到的蔬菜既新鮮又豐富,生活物資也極大豐富,這些都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呈現給老百姓?!?/p>
西藏經濟社會的繁榮,反映在生活體驗中,也體現在數據里?!?992年西藏GDP是33.3億元,2024年是2764.94億元。1994年西藏民營經濟經營主體只有幾百戶,到2024年已超過52萬戶。”
張驍從事審計、評估、稅務服務等工作有20多年,服務西藏當地的政府機關、央國企及體量巨大的民營企業主體,因而對每一次稅制改革成效有著清晰認知:“尤其2013年以來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改革、國地稅征管體系改革和大規模減稅降費,切合了西藏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軌道?!?/p>
作為拉薩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會長,張驍與其他各地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的同仁一直保持著的密切聯系,也見證著在大家的支持和努力下,有關文旅、農業和數字貿易的新項目即將落地西藏,“大家去過西藏,關心西藏,熱愛西藏,也都正在相助西藏……”
在西藏生活55年的張驍深知今日繁榮之關鍵——在西藏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的幸福畫卷背后,是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全國各族人民的無私支持,以及西藏各族人民的艱苦奮斗。(記者 韓雪)
達瓦頓珠委員:沃土育良種
“我大學期間享受西部開發助學工程完成了本科學業,國家的好政策在我人生當中就是一盞明燈,照亮了我的前途?!?月5日,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副研究員達瓦頓珠委員向記者回憶,國家的惠民政策,讓學生因貧失學、輟學已成為歷史。
在達瓦頓珠記憶里,自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各地迅速建起涵蓋各級各類學校的現代教育體系和助學、紓困機制,讓農家子弟有了更多機會去學知識、學文化,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達瓦頓珠依然記得中學時代每周一次往返學校與村莊的情景。彼時,他感受最深的是衣食住行的困頓?!澳菚r候在學校,一袋糌粑、幾個饅頭加上學校配備的黑茶,就是我們一周的糧食?!?/p>
如今從事青稞遺傳改良工作和青稞種質資源研究的達瓦頓珠表示,研究出的新品種極大地提高了青稞的產量和品質,為西藏的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叭缃瘢媸?、大米是主食已是年輕一代的普遍共識,這與祖輩們的生活水平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p>
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后,達瓦頓珠開始留意整理全國兩會精神,到各地報告并義務宣講。在他眼里,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社會的發展,有賴于文明的推動;一個個人的進步,需要文化的哺育。
2023年3月28日,在西藏自治區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這一天,達瓦頓珠帶著全國兩會期間的多項報告,向村民、基層干部分享自己的所見、所學、所思?!斑@些政策都跟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生活息息相關?!边_瓦頓珠說,他有責任向大家宣講。
在藏族同胞眼里,青稞象征著一種信念、責任和使命。達瓦頓珠希望他的“第二份工作”就像他所研究的種子,將來也能深深扎根于藏族同胞的沃土中,在燦爛的陽光下茁壯成長。(記者 王泳)
白瑪玉珍委員:行進在通往幸福的路上
地處西藏東南部,背靠喜馬拉雅山脈,三面環山,天然屏障阻隔,多重因素疊加,讓西藏林芝市墨脫縣成為全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墨脫縣人民法院綜合審判庭庭長、一級法官白瑪玉珍委員就來自這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邊疆地區一個都不能少?!?013年,墨脫公路貫通,自此中國完成了“縣縣通公路”的最后一環。這個奇跡工程,深刻改變了墨脫曾經與世隔絕的狀態。
“從前不通公路,進出墨脫全靠徒步,學生從市里返回縣城,徒步需要四天時間?!弊鳛椤捌孥E”的見證者和親歷者,回憶起通路前的日子,白瑪玉珍的腦海里浮現出許多細小的生活片段。
“那時墨脫僅靠人背馬馱運輸物資,物資匱乏且價格奇高,誰家屠宰牲畜了,大家都搶著買肉?!?/p>
“看病還得看‘天’,天氣好路通了,才能把病人背出去看病,天氣不好封路,就可能耽誤治療?!?/p>
一條路所阻隔的遠不止是交通,還有教育、發展、醫療,以及當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路通了,老百姓的好日子也就“通”了。白瑪玉珍告訴記者,通路后,學生們乘客車從縣城到市里僅需七八個小時,并且交通線路還在持續優化,未來還會進一步縮短路程和時間?!艾F在墨脫縣已經具備比較成熟的醫療條件和技術,大部分手術可以在縣里完成,鄉里有衛生院,村里有村醫,墨脫縣人民醫院已順利通過二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
網購普及、旅游業興起……墨脫經濟社會迎來“逆襲式”發展,這座曾經的“高原孤島”徹底擺脫了孤獨。
作為一名法治工作者,白瑪玉珍還深切感受到當地老百姓法治意識的提升。“從前村民想追回欠款,可能只會等著借款人還錢,或打電話催促,很難想到利用法律武器維權,甚至連寫的借條、合同等都因不規范而無法作為證據?!?/p>
“近年來,我們重點加強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勞務合同、借款合同等普法宣傳,把相關合同模板、法律知識等打印成冊,通過發放宣傳圖冊、播放視頻、現場答疑等多種形式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知法、懂法、守法?!卑赚斢裾湔f,如今主動來咨詢、辦案的人越來越多,群眾的法治意識顯著提升。
墨脫的巨變,是西藏發展的一個縮影。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后,白瑪玉珍積極圍繞邊境地區發展建言?!爸挥薪ㄔO好邊境地區的干部人才隊伍,才能持續推進固邊興邊富民?!彼f,今后還將圍繞基層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及法治建設水平提升履職盡責,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推動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記者 劉洋)
明吉措姆委員:藏醫藥煥發新光彩
出生在美麗藏北羌塘草原腹地那曲鎮的西藏藏醫藥大學藏醫系教授明吉措姆委員,是一位醫生,一位教育工作者,也是榮獲珠峰領軍人才榮譽的非遺傳承人。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西藏的變化,那就是‘翻天覆地’,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是從吃穿住行到教育、醫療等各領域的全方位變化?!闭劶叭缃裎鞑氐男旅婷?,明吉措姆的眼睛變得閃亮起來。
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藏醫藥學作為中華民族醫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黨和國家以及西藏自治區政府的支持下,發展傳承蓬勃繁榮。
談及藏醫藥領域發展,明吉措姆向記者列舉了一組數據——如今西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藏醫藥服務覆蓋率達100%;全區共有藏醫醫院60余家;有近20家藏藥生產企業通過國家GMP認證;作為全國唯一單獨設置的藏醫藥高等學校,35年來,西藏藏醫藥大學累計培養了8000余名藏醫藥專業人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機制。前不久,國家中醫醫學中心(藏醫)在拉薩揭牌,這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式批準成立的全國首個國家民族醫學中心?!霸趪业拇罅χС窒拢蒯t人才已經從國內走向國際,并積極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好聲音。藏醫產業鏈也延伸形成了蘊藏藥材種植、研發、生產、銷售的全產業鏈,并探索形成了‘藏醫藥﹢文旅’‘藏醫藥﹢康養’等融合發展新模式……”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明吉措姆多年來一直為藏醫藥文化走向世界鼓與呼。最令她感到自豪的是,2018年藏醫藥浴法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她看來,在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引領下,藏醫藥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更開啟了全新篇章。
“我期待著明天的西藏越來越好,也將竭盡所能為藏醫藥的發展貢獻力量?!泵骷肽氛f。(記者 朱英杰)